《黄帝内经》养生:在我们一生中,身体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
在我们一生中,我们的身体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,我们来看看《黄帝内经》中是如何让我们来应对这种变化的。
《黄帝内经》生气通天论中说,人体的生命与天气的变化息息相关,这种变化就是阴阳的交替。
无论是大地九州,还是人体的九窍、五脏、十二节,都与天气相通。天气衍生五行,阴阳的气按盛衰消长分为三个阶段。如果违背这种变化规律,邪气就可能伤害人体,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延续寿命的关键。
天空清净的气候,有益于人体的精神和身体健康,人就会充满活力,即便有贼风邪气,也不会伤害人体,这是因为适应时序变化的结果。聪明的人能专心致志,顺应天气,理解阴阳变化。
如果违反天气规律,会导致九窍不通,肌肉堵塞,卫气涣散不稳,这称为自伤,阴阳因此受削弱。人的阴阳,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。失去正常位次的阴阳无法发挥作用,会缩短寿命。
不同的邪气伤害人体会出现不同的症状,比如寒邪导致阴阳在体内活动,急促的起居会使神气外越。暑邪导致多汗、烦躁、喘息,体内发热时出汗可以散去热邪。湿邪会导致头重如有物蒙裹,湿热相兼可能损伤筋骨,造成拘挛或痿弱。风邪可致浮肿,而四种邪气交织伤人则会使阴阳耗竭。
过度烦劳会使阴阳亢盛,导致阴气外张,可能引发煎厥病。阴气在大怒时可能上逆,使血液淤积于上部,导致薄厥。不适当的饮食,如经常食用肥肉,容易引发疔疮。劳动时遇到风寒,容易形成疮疖。正常的阴气能保持神清气爽,筋骨柔韧,但汗孔失调会导致寒气侵入,引发痿弱、疮瘘等问题。
风邪是导致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,保持阴气的平衡是抵抗外邪的关键。病久不愈,邪气内留,影响生命。阴气在一天内有规律的活动,白天主要活跃在体表,晚上收敛于内。如果违反这个规律,可能导致体虚衰弱。
岐伯说,阴阳的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关键。风邪侵犯人体,可能导致阴气受损,进而侵入内脏,使精神逐渐减弱。保持平衡有助于内外调和,防止邪气侵害,保持耳目聪明,气机正常运行。四时的邪气轮流伤害五脏,精神的生成与饮食五味有关。谨慎调和五味,有助于骨骼强健、筋脉柔和、气血通畅。注意养生和正确的方法,有助于长期保持生命力。
如果你也对黄帝内经感兴趣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网大老师微信,免费领取7天内径课程体验卡。
网上老年大学传统文化学院开设了黄帝内经课程,从零基础到高级,均由资深老师授课。
网上老年大学提供声乐、乐器、舞蹈、国学、摄影、书法、绘画、养生、瑜伽等近200门专业课程。网上老年大学所有的课程活动都是从兴趣爱好出发设计,力求让每一个老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实现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