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孙子既辛苦又落埋怨!中老年人如何把隔代养育做得更好?
儿子儿媳:
1、“你不愿意看孩子,等你老了也别指望我们养你!”
2、“说了不要喂饭,都是你给惯的!他饿了自己就吃了”
爷爷奶奶:
1、“只要你喜欢的,爷爷奶奶都会给你买!”
2、“你是姐姐,当然要让着弟弟啊!”
以上“老人带娃”的各种场景再真实不过,而这也正是诱发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。年轻人觉得老人过度溺爱和无条件满足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,而老人则认为自己“吃力不讨好”。
然而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老人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的比例近67%,一二线城市及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更高。隔代养育关系到下一代成长、年轻一代工作状态、中老年群体生活方式......这显然已成为一项社会化工程,更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家庭教育模式。
那么,中老年人在“隔代养育”上常见的现状是怎样的呢?
01、两代人教育观念差异
由于年代背景、生活经验的不同,老年人和年轻一代在教育观念上差异明显,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传统、保守的教育方式,而年轻父母更注重创新和个性发展。
02、祖辈溺爱、重养轻教
中老年人对孙辈过度溺爱,且更注重身体和生活照料,缺乏独立人格、坚强意志等能力培养;在孩子社交、心理问题上缺乏科学引导。
03、照料孙辈降低幸福指数
隔代养育占用中老年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,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。
既然“隔代养育”的问题躲不过,那如何把它做得更好?
让中老年群体在隔代养育中发挥积极作用,同时也能保护自己的权益,实现家庭和谐与个人幸福的双赢局面呢?
01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
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书籍、参加讲座或者与年轻父母交流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,找到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和行之有效的新方法。
02、与儿孙加强沟通
老年人应该努力与孙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,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,同时也要与年轻父母保持沟通,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制定合适的计划。
03、适度关爱,尊重个体差异
在关爱孙辈的同时,老年人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,避免过度溺爱导致的负面影响;同时,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,鼓励他们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特长。
04、关注自身需求,合理分配资源
老年人在参与隔代教育时,应该考虑到自身经济、身体、精力状况,合理分配资源,确保既能支持孩子成长的同时,又能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。
05、注重自我提升,与孙辈共成长
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提升自己,这样不仅能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,也能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。
网上老年大学所有的课程活动都是从兴趣爱好出发设计,力求让每一个老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实现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。